职务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滥用权力、亵渎权力的表现,不仅严重侵害国家机关的管理职能,影响正常的管理秩序和工作秩序,而且败坏政府的威信,损害公众利益,具有非常严重的危害性。当前,人民法院职务犯罪的审判工作已成为人民群众瞩目的焦点。如何借助职务犯罪案件的审判工作,维护正常的管理秩序和工作秩序,营造更为廉洁清正的氛围,已成为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。无论何时,各级人民法院都要认真部署和开展职务犯罪案件的审判工作,以职务犯罪审判工作的新成果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。
要在职务犯罪审判工作中全面贯彻宽严相济政策。在刑事审判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形势政策,是人民法院公正履行审判职能的重要抓手,也是体现司法服务“以人为本”的重要手段,更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的重要方式。各级人民法院在刑事审判工作中,尤其是职务犯罪审判工作中,要充分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审判政策,全面推进职务犯罪审判工作,努力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,既要突出“严”字,始终保持对严重职务犯罪的高压态势,依法严惩严重职务犯罪分子,营造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围,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,又要切实注重“宽”字,对涉及职务犯罪、且罪行轻微的初犯、偶犯、未成年犯、老年犯要本着惩前毖后、治病救人的态度,依法减少判刑,扩大适用非监禁刑,凸显司法的人文关怀。
要在职务犯罪审判工作中认真开展释法明理工作。人民法院的司法审判权是由人民赋予的,法院职务犯罪审判工作的好坏,最终还是需要人民群众来评判。可以说,人民满意是人民法院做好职务犯罪审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。但长期以来,基于对法律理解上的偏差,有时候群众不能完全理解法院的裁决结果,甚至会对法院的某些裁决结果不满。因此,这就需要法院通过积极的释法明理工作,让广大人民群众对裁决结果知其然,更知所以然。各级人民法院要依托司法公开的举措,借助各种宣传手段,不放过任何一次说理释法的机会,尽量避免机械的说教,努力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、乐于接受的方式去释明法律、阐明法理,从而让当事人理解、人民群众接受、社会公众认同,继而实现案结事了、定纷止争之目的。
对人民法院而言,开展好职务犯罪审判工作,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内容。唯有抓好抓牢,抓出成效,才能真正让人民群众满意,才能有效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