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今日关注
让保护务工者权益成为一种共识
分享到:
  发布时间:2012-01-17 16:26:53 打印 字号: | |

112日《人民法院报》的一版,分别刊登了河南、甘肃和江苏法院积极为进城务工者维权的新闻。通过法院的努力,不少进城务工者都领到了工资,高高兴兴地踏上了回家的路。在春节即将来临之际,法官的倾力服务,为寒冷的冬天添上了不少暖意。

    春节临近,辛苦忙碌了一年的人们的心都投向了家乡,思归之心此时此刻变得尤为迫切。然而,却有一些务工者因为种种原因被拖欠工资而无法回家。付诸了劳动却领不到血汗钱,这无疑会让务工者感到寒心与愤怒,也会为社会增添一些不稳定的因素。

    通过工作获取合法报酬,这是个人人都懂的道理。可是,每逢春节前,总会有一些企业或是雇主有意或无意地拖欠务工者的工资,从而引发一些不和谐的事情。如何化解这些不稳定因素,消除这些不和谐的声音?这不仅仅是人民法院,也是各个职能部门、社会团体应该努力思考的问题。

    要回答这个问题,其实不难。只要人民法院和各职能部门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,并充分借力社会团体和社会公众,让维护务工者权益成为一种广泛共识,携起手来将维权服务真正落到实处,才能让务工者不再为维权而烦恼、落泪。

    对人民法院而言,要想更好地维护务工者的合法权益,就必须从务工者的现实状况入手,努力在自身服务上下功夫。

    由于不少务工者法律知识匮乏,对维权一事往往不知所措,且容易产生偏激心理,采取相对极端的维权方式。对此,人民法院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,多开展送法进企业、送法进乡镇活动,深入宣传相关法律法规,将相关法律宣传手册送到务工者及其家属手中,让务工者及其家属知晓如何正确维权。另一方面,法院也要切实为务工者打造维权绿色通道,不断拓宽服务渠道,简化相关手续,降低诉讼门槛,及时主动介入,尽快实现其诉讼价值,让务工者携着忧虑而来,带着满意离去。

    “众人拾柴火焰高。司法救济的范围毕竟有限,仅有人民法院一家是难以完成所有维权工作的。维权成效几何,与其它职能部门的认真履职息息相关。团结就是力量。各职能部门唯有心往一块想、劲往一处使,才能从源头上化解欠薪事件,才能让每一位务工者时刻都能主张自己的权利。

    面对务工者殷殷期盼,相关职能部门更应该时刻绷紧维权弦,切实行动起来,充分发挥职能,坚持以预防为主、以惩治为辅工作思路,对欠薪的企业和个人,该教育的及时教育,该惩处的及时惩处,从而编织为民维权的天网,让拖欠务工者工资的企业和个人如同过街老鼠,无所遁形,着力消除务工者的后顾之忧,倾力为其排忧解难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社会团体和社会公众的积极作用也不可低估。通过社会团体的积极协调和社会公众的认真参与,能够形成强有力的宣传态势,成为务工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坚强后盾。让越来越多的务工者了解维权的途径,也让全社会形成关爱务工者的良好氛围,打造诚信友善的务工环境。

    平安和谐的生活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创造,为务工者维权也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参与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,这世界将变成温暖的人间。

来源:中国法院网
责任编辑:龙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