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成龙(1617-1684年),山西永宁人,顺治十八年入仕,康熙二十三年逝于任上。为官二十四年,廉名传天下,康熙帝曰:“咸称居官清正,实天下廉吏第一”,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清官。
顺治十八年,于成龙授罗城知县。柳州罗城,地处万山丛中,偏僻荒凉,少数民族杂居,世代械斗。于成龙至罗城县时,居民仅六家,县衙草屋三间。他“插棘为门”,“累土为几”。后诸仆死逃殆尽,成龙“万里一身,生死莫主。夜枕刀卧,床头树一枪以自防”。他殚精竭虑,肃清匪盗,数年,罗城大治。
罗城民众怜悯于成龙独身一人滞留南疆,晨夕环集问安,并叹其度日过于清苦,间敛些微金钱跪进,以供其盐米等生活费用。成龙微笑答谢:“我一人何须如许物,可持归易甘旨奉汝父母,如我受也。”民众皆怏怏持去。罗城民众得知于成龙家人自北方来探视,大喜,“奔哗庭中”,言于公家人来,“好将物安家去”,又馈赠金钱。成龙含笑答谢说:“此去吾家六千里,单人携货,适为累耳。”挥手令去,民皆伏地饮泣,成龙亦为之感泣。
于成龙在回顾罗城七载生涯时说:“日二食或一食,读书堂上,坐睡堂上,首足赤露、无复官长礼。夜以四钱沽酒一壶,无下酒物,快读唐诗,痛哭流涕,并不知杯中为酒为泪也!”其苦可知,其情可想。因成龙治绩斐然,康熙六年晋升为四川合州知府。
于成龙后历任武昌知府、福建按察使、直隶巡抚,都是励精图治,竭尽全力,廉洁奉公,政绩斐然,在为官地都留下了极佳的口碑。辞别罗城时,父老遮道呼号:“耶今去,吾侪无天矣!”竟追送数百里,痛哭而返。离黄州赴福建时,“民遮送至九江,凡数万人,哭声与江潮相乱”。得民心如此,古史罕见。
康熙二十年,于成龙受命为两江总督。成龙受命之日,即自直隶启程,直赴江宁,与幼子租驴车一辆,各袖钱数十文,自投旅舍,从未烦扰沿途府县。将抵江宁时,官吏畏其严明,出城远迎,至黄昏时犹不见人影。正在惊疑打探之际,逻卒来报,新总督早已单车入府了。
于成龙到任后,断然拒绝居住为他装修一新的府第,拒受礼品,谢绝接风洗尘之宴会,江宁为之震动。于成龙就任两江总督,颁发《兴利除弊条约》,在条约中他郑重声明:“本部院下车清介自持,誓不受属员一毫馈送。”
于成龙总督江南,虽身为封疆大吏,但喜接民众,了解下情,绝少官僚习气。他平时生活俭朴,每天只食用粗米、青菜,江南人呼为“于青菜”,遇灾荒之年,“屑糠杂米为粥,举家食之。”还以此招待客人,并说:“如洗行之,可留余米赈饥民也。”
康熙二十三年,成龙病逝于任上。将军、都院察看他的遗物,“见床头敝笥中,惟绨袍一袭,靴带二事,瓦瓮中粗米数斛,盐豉数器而已。”于成龙去世后,“民罢市聚哭,家给像祀之”。廉名遂传天下。